泉港区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模式 166名骨干下沉一线攻坚重点项目显成效

泉州新闻网2025-08-26 11:42:0017

  2025年8月26日,泉港区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。在百宏化学新材料项目基地,年轻干部林志强正与施工方核对进度表。作为全区"专项淬炼行动"选派的166名干部之一,他已在项目一线驻扎近三个月。"从图纸审批到协调施工,全程参与让我对产业链布局有了全新认识。"林志强说。这仅是泉港区创新干部培养机制的一个缩影。

1.png

  今年以来,该区打破传统培训模式,将亿元以上项目现场和乡村振兴示范点直接转化为干部实训基地。组织部门根据干部专业背景与个人意愿,量身定制实践岗位,招商能手派驻驻外联络处,城建专才下沉旧改片区。"我们建立三方共管机制,组织部门统筹、实训基地考评、原单位监督,确保干部真锻炼、项目真推进。"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  在北京驻点的招商干部陈颖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。她参与的"三比三看"行动要求团队每周梳理目标企业清单,比对产业链图谱精准对接。上个月,其团队促成的新材料项目已进入签约阶段。"驻点招商不是简单接待,要懂行业术语、能算经济账。"陈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类化工材料参数。同样忙碌的还有领办"竣工未投产"攻坚任务的王振华,他通过协调多部门并联验收,使石化园区某项目投产时间提前了28天。

  每月25日的复盘研讨会成为干部们期待的"知识盛宴"。上周的会议上,城建组还原了安置房项目滞缓案例,与会者通过角色扮演发现审批环节存在"数据孤岛"问题,最终推动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。这样的实案研讨已形成23项机制创新成果。乡村振兴组的90后干部吴晓婷则将调研成果转化为"古村落活化利用十步法",目前正在前黄镇试点推广。

  在洛阳江畔的乡村振兴实训基地,新一批30名干部即将入驻。他们携带的"任务书"上列着明确指标:百日内完成至少一个堵点攻坚,形成万字调研报告。"让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,这种成长看得见、摸得着。"区委主要领导表示,该机制实施以来,已有47个滞后项目重启建设,23个招商项目落地投产,干部提交的126篇调研报告中,31项建议已转化为具体政策。